子宫:

主要表现为子宫体肌纤维的缩复和子宫内膜的再生。随着肌纤维不断缩复,宫体逐渐缩小。
 
产后1周:子宫缩小至约妊娠12周大小,在耻骨联合上方可扪及。
 
产后10日~2周:子宫降至骨盆腔内,腹部检查扪不到宫底。
 
产后6周~8周:子宫重约50g~60g,较非孕期稍大。

子宫内膜:

整个子宫新生内膜缓慢修复,约于产后第3周,除胎盘附着面以外,宫腔表面均由新生内膜修复,胎盘附着面全部修复需至产后6周。如在此期间,胎盘附着面因复旧不良,出现血栓脱落,可导致晚期产后出血。

子宫颈:

产后子宫颈松软,外口如袖管状,紫红色,水肿,厚约1cm。次日,宫口张力逐渐恢复。产后1周,宫颈内口关闭,宫颈管形成。至产后4周时宫颈恢复至正常状态。宫颈外口由产前圆形(未产型),变为产后“一”字型横裂(已产型)。

盆底:

在分娩过程中,由于胎头长时间的压迫扩张,使盆底肌肉和筋膜因过度伸展弹性降低,并可有部分肌纤维断裂。     产后1周内,水肿和淤血迅速消失,组织的张力逐渐恢复;如盆底肌肉和筋膜发生严重损伤、撕裂,而又未能及时修补,可造成盆底松弛,是造成以后阴道前后壁膨出和子宫脱垂的基本原因。因此,接生时正确的保护会阴,产后对裂伤,及时、正确修补,至关重要。

乳房:

产后2日~3日,乳房增大皮肤紧张,表面静脉扩张,充血,有时可形成硬结并使产妇感到疼痛,可导致局部淋巴结肿大。严重者,乳腺管阻塞,乳汁排出不畅,形成“淤乳”,同时还可有不超过38°的低热,称为泌乳热。不哺乳者,上述的乳房变化可在产后1周左右恢复正常。

泌乳

产后呈低雌激素,高催乳激素水平,乳汁开始分泌。以后的乳汁分泌中,很大程度依赖于哺乳时的吸吮刺激。当新生儿在生后半小时内吸吮乳头时,由乳头传来的感觉信号,经传入下丘脑,垂体催乳激素呈脉冲式释放,促进乳汁分泌。吸吮是保持乳腺不断分泌的关键。不断排空乳房,也是维持乳汁分泌的一个重要条件。 

褥汗

孕期由于体内激素的变化,可使组织中有较多的钠、钾、氯潴留和水分的潴留。分娩之后,体内雌激素水平很快下降,身体其他各系统及内分泌功能也都逐渐恢复到非孕状态,体内多余的水及电解质也随之被排出体外。 其排泄的主要途径是肾脏和皮肤。故产后初几天尿量明显增多,产后24小时内,尿量可多至2000~3000毫升。皮肤排泄功能也特别旺盛,表现为出汗增多,称为“褥汗”。产妇在产褥期多汗并非病态,也不是身体虚弱的表现,而只是排泄体内多余水分的方式之一。

月经

不哺乳产妇通常在产后6周~10周月经复潮,平均在产后10周左右恢复排卵。哺乳产妇的月经复潮延迟,有的在哺乳期月经一直不来潮,平均在产后4个月~6个月恢复排卵。产后较晚恢复月经者,首次月经来潮前多有排卵。故哺乳产妇未见月经来潮却有受孕的可能。

尿潴留

由于产后子宫复旧及妊娠期潴留的水分进入循环,在产后1周内血容量明显增加,肾脏利尿作用加强,尿量增多,而妊娠期发生的肾盂及输尿管扩张,约需4周恢复。在分娩过程中,膀胱受压致使粘膜水肿,充血及肌张力降低,以及会阴伤口疼痛,不习惯卧床排尿等原因,容易发生尿潴留。

腹壁

妊娠期出现的下腹正中线色素沉着,在产褥期逐渐消退。初产妇紫红色妊娠纹变成银白色妊娠纹。腹壁皮肤受妊娠子宫增大的影响,部分弹力纤维断裂,腹直肌呈不同程度的分离,于产后腹壁明显松弛。腹壁紧张度需在产后6周~8周恢复。

恶露
      
产后随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处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恶露。恶露分为:

(1)血性恶露:色鲜红,含大量血液得名。量多,有时有小血块,有少量胎膜及坏死蜕膜组织。约持续3天左右。

(2)浆液恶露:色淡红,似浆液得名。含少量血液,但有较多的坏死蜕膜组织、宫颈粘液、阴道排液,且有细菌。约持续2周左右。

(3)白色恶露,粘稠,色泽较白得名。含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及细菌等。约持续3周左右。

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持续4-6周,总量为250-500ml,个体差异较大。血性恶露约持续3日,逐渐转为浆液恶露,约2周后变为白色恶露,约持续3周干净。

上述变化是子宫出血量逐渐减少的结果。若子宫复旧不全或宫腔内残留胎盘、多量胎膜或合并感染时,恶露量增多,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延长并有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