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大约五个月左右,肚子里的宝宝的听力逐渐形成,能听到妈妈亲切的问候了,但各种噪音也不免传到胎宝宝的“耳朵”里。为了胎宝宝的健康成长,准妈妈和胎宝宝都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以保证母婴身心健康。
  在接触强烈噪音的女性中,妊娠剧吐的发生率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都比其它女性要高。
  噪音能刺激母体丘脑下部、垂体前叶、卵巢轴系统,使母体内激素发生逆向改变,影响受精卵的正常发育。噪音还能使孕妇内分泌腺体的功能紊乱,从而使脑垂体分泌的催产激素过剩,引起子宫强烈收缩,导致流产、早产。噪音的刺激,可引起母体神经细胞改变,继而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


 
  噪音对胎宝宝的影响有哪些?
  1、怀孕16周,胎宝宝听力开始形成
  怀孕16-19周,胎宝听力开始形成。此时宝宝能听到妈妈心脏跳动、血液流动、胃肠蠕动的声音,也能听到妈妈温柔的说话声和歌声了。这些声音都在30分贝左右,就像耳边的窃窃私语,对胎儿听力不会产生不良影响。至25孕周左右,胎宝宝的听力几乎与成人相等;至28周时,则对音响刺激已有充分的反应能力。
 
  2、胎宝宝听到的声音,比外面降低20分贝
  胎宝宝接受的噪音是通过母亲腹壁传播的,腹壁有反射作用,会将外面的声音降低大约20分贝,外面的大吼大叫传到胎宝宝那时,如同在说悄悄话。
  但如果孕妈咪长期处于强噪声中,妈妈腹壁的保护就很有限了。尤其对于低频的声音,几乎没有减弱功能,这时,就相当于胎宝宝的听觉系统直接同强噪声接触。


 
  3、长期高强噪声刺激,影响胎宝大脑发育
  宝宝喜欢听人说话的声音,反感噪声的干扰。强烈的噪音对胎宝宝直接的危害就是可能对胎儿的听觉发育产生不良后果。此外,长期受噪音影响会使孕妈妈内分泌腺体的功能紊乱,引起子宫强烈收缩,可能导致流产、早产。而胎儿内耳如果长期受到高强噪声刺激,会使脑的部分区域受损,严重时可能影响大脑的发育。有研究表明,长期处在噪音的环境下,宝宝将来的性格可能会比较烦躁。
 
  妊娠期理想的声强环境是不低于10分贝,不高于35分贝。但是,现代生活中的孕期妇女,已很难找到这种环境了。妊娠期妇女每天接触50—80分贝的噪声2—4小时,便会出现精神烦闷紧张,呼吸和心率增快,心肺负担加重;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头痛、失眠随之而来;内分泌系统功能降低,尤其是雌激素和甲状腺素分泌不足;消化功能受损,孕妇难以获得足够的营养;免疫机能下降,孕妇容易患病毒或细菌感染性疾病。这些都是导致胎儿发育不良、新生儿体重不足、智力低下或躯体器官畸形的重要原因。
  所以,要想让母子平安,除了吃好、睡好以外,造就一个脱离噪音、相对安静的环境,也是万万不可缺的。在生活和工作中,尽可能创造条件,把接触噪音的机会降到低限度。